-
2019/01/24浅析格式条款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身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购买保险是保障自身权益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签订由保险公司提供的合同,此种合同称为格式合同,合同条款被称为格式条款。了解法律对格式条款的订立、效力以及解释的规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格式合同条款是当事...
-
2019/01/24浅谈人防车位买卖合同效力
最近一则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人防车位买卖纠纷的判决引起热议。这是济南市中院关于人防车位买卖合同被判定为无效合同的第一个案例,此前其他地方法院亦有类似的人防车位买卖纠纷,但是大多判决结果都是支持合同有效,所以济南市中院的此判决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人防车位目前只是民间的一个通俗用词,通常指因国家鼓...
-
2018/11/07第三人撤销之诉受理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第三人对原审案件有利害关系,非因第三人自身原因而未有参加诉讼,但裁判结果损害了其权益的,可以提出撤销之诉。这是防止诉讼案件遗漏第三人导致裁判结果损害第三人权益,而为保障第三人的利益而设置的补救措施。但是,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受理条件应依法严格界定,以防止诉讼案件裁判文书...
-
2018/11/07财产保险投保误区及注意事项
如今,通过购买财产保险规避经营风险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但是,如何才能有效投保,达到预期应有的法律效用呢?本文就相关容易发生的两点错误认识进行论述,希望对大家在进行投保决策中有所帮助,特别是大额财产保险的投保。一、投保的保险金额不是越高越好,必须弄明白“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两个概念所谓“保险金额”,...
-
2018/11/07员工为公司采购中奖,奖金归谁?
2018年8月1日,武汉一家服装厂员工张某在帮公司采购一批衣服拉链时,共花费5908元,因为要的比较急,张某用自己支付宝垫付货款,通过支付宝扫描付款。而令张某没有想到的是,居然中了一个4888元的余额宝红包大奖。根据支付宝付款中的奖金使用规则,这个红包必须在3天之内要用完,并且只能用自己支付宝账号消...
-
2018/11/07第三人撤销之诉 ——原告主体资格问题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新增加了对于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规定。该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
-
2018/11/07不动产专属管辖应以争议的标的来界定
案例:2013年A市的某甲承包了B市某镇村委会的山林100亩种植桉树。2016年甲将该篇山林其中500亩的桉树卖给A市的乙,并约定由乙自行砍伐。乙在砍伐后这500亩的桉树后,无法支付甲的所有桉树款,于是甲向A市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立即支付余下的桉树款。但对于管辖问题,存在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
-
2018/11/052018年11月建诺律师事务所学习沙龙
2018年11月3日星期六上午,惠风和畅、秋高气爽,这天为我所例行的学习交流日。虽深秋将至,寒气渐露,可大家的学习氛围还如盛夏一般热烈。此次的学习交流由本所主任梁当利律师主持,主要围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新旧对照来进行学习与探讨。 梁律师首先阐述了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由来,...
-
2018/08/15为饲养动物负起责任
人们为生活、生产需要,饲养动物由来已久,特别在农村地区。现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也已成为一种潮流。饲养动物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乐趣,同时也伴随着烦恼,动物性情毕竟不稳定,饲养动物伤人了,怎么办?以下通过案例,以问答的方式谈谈与此相关的法律问题。首先,案例案情是这样的:孟三和韩东系同村前后邻居。...
-
2018/08/15谈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案情简介:某某甘普茶厂一个包装工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其家属向某某甘普茶厂主张工亡补助金,但某某甘普茶厂认为该包装工并非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且其与该包装工之间是劳务关系,并非劳动关系,因为所有包装工都是自己安排上下班时间,不受甘普茶厂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该包装工家属主张工亡补助金没有法律依据。这里...
-
2018/08/15民事诉讼文书产生债权转让效力
2009年7月,梁某向区某借款22万元,并立下借据,梁某在借据中确认在区某需要时还款,但没有确认具体还款时间。2010年6月,区某因欠梁某虾借款20万元,遂将对梁某的前述22万元债权转让给梁某虾,以抵销其欠梁某虾的20万元,并签下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协议签订后,区某电话告知了梁某债权转让事实。20...
-
2018/08/15法院判决离婚后又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构成事实婚姻关系
王某与吉某于1987年登记结婚,婚后生一子。1991年,王某向所在县法院起诉,要求与吉某离婚,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并就子女抚养与财产分割做出判决。但一审判决生效后,王某与吉某于1992年起又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2010年5月,王某又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与吉某离婚。对于本案如何处理,有两种意见。第一...